有關感覺統合的常見問題(一)

問題一:為什麼會有感覺處理問題?


感覺處理問題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確,但研究顯示以下因素可能有關:

  •    遺傳:家族中若有感覺處理問題的病史,可能增加風險。
  •    孕期因素:孕婦攝取酒精或毒品、壓力過大,或早產、產前/出生併發症可能影響胎兒神經發育。
  •    環境因素:童年時期缺乏適當的感覺刺激或接觸有害化學物質,可能干擾感覺系統的發展。


根據研究,約5%至16.5%的普通人群可能有感覺處理相關的症狀,而在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或注意力缺陷多動症(ADHD)的群體中,這一比例更高 達60%。


問題二:什麼樣的感覺統合問題需要處理?


感覺處理問題並非「非黑即白」,而是一個光譜(spectrum)。每個人的感覺系統都可能傾向於過弱反應(under-responsive)或過敏反應(over-responsive),關鍵在於這些問題是否影響日常生活。例如:


  • 一位幼稚園小朋友尋求前庭覺和本體覺刺激,表現得十分好動,無法安坐。如果他就讀的國際學校允許自由跑跳,這可能不構成問題。但若在香港主流學校,這種行為可能干擾課堂秩序,影響學習,則需要介入。
  • 另一位小朋友對前庭覺過敏,害怕玩機動遊戲或乘長途車容易暈車。若他能避免這些活動,問題不大;但若每天需搭車上學,暈車問題便需要解決。


簡單來說,若感覺問題影響孩子的學習、社交或情緒,就需要尋求介入。


問題三:需要停止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嗎?


自我刺激行為(如在公共場所自轉或隨意觸碰物件)通常是孩子試圖滿足感覺需求的表現,但這些行為可能在該場合顯得不合宜。建議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,透過有意義和安全的活動滿足孩子的感覺需求,逐步引導孩子用更合適的方式滿足感覺需求,同時改善社交互動。


問題四:問題不太嚴重,可以延後處理嗎?


感覺統合與兒童發展息息相關,影響感覺動作、身體形象、知覺動作及認知學。想像一個金字塔:底層是感覺系統,支撐上層的動作、知覺和智能發展。若底層基礎不穩,可能導致以下問題:


  • 自我形象差:因動作笨拙或反應異常,孩子可能感到挫敗。
  • 情緒控制差:容易衝動或情緒波動。
  • 學習能力弱:難以專注,影響學業表現。
  • 社交困難:因行為異常,難以融入群體。


0至6歲是感覺統合發展的關鍵期,若不及早介入,問題可能累積,影響孩子的自信心。因此,及早發現並處理問題至關重要,以免錯過黃金訓練期。


結語

感覺統合失調可能源於多種因素,且影響範圍廣泛。若您懷疑孩子有感覺處理問題,請不要忽視,及早諮詢職業治療師能幫助孩子建立穩固的發展基礎。在下一篇文章中,我們將繼續探討更多有關感覺統合治療的常見問題。



參考文獻:


Adrian Galiana-Simal, Maria Vela-Romero, Victor Manuel Romero-Vela, Nuria Oliver-Tercero, Virginia García-Olmo, Pedro Javier Benito-Castellanos, Victoria Muñoz-Martinez & Luis Beato-Fernandez   Udo Schumacher (Reviewing editor) (2020) 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: Key points of a frequent alteration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,Cogent Medicine, 7:1
 

Ahn R. R., Miller L. J., Milberger S., McIntosh D. N. Prevalence of parents' perceptions of 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s among kindergarten children.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. 2004;58(3):287–293.
 

Ben-Sasson, A., Carter, A. S., & Briggs-Gowan, M. J. (2009). Sensory over-responsivity in elementary school: Prevalence and social-emotional correlates.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, 37(5), 705–716.


Crozier, S. C., Goodson, J. Z., Mackay, M. L., Synnes, A. R., Grunau, R. E., Miller, S. P., & Zwicker, J. G.(2016). Sensory processing patterns in children born very preterm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, 70(1), p1–p7. 
 
Fisher,A.G., Murray,E.A. & Bundy,A.C. (1991) Sensory Integration: Theory and Practice. Philadelphia:F.A.Davis.
 
Jean Ayres (1979).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the Child. Los Angeles: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.




作者: ways00.hk 2025 Aug 2
有關感覺統合的常見問題(二)
作者: ways00.hk 2025 Aug 2
如何從生活中的互動讓孩子學習社交技巧?
作者: ways00.hk 2025 Aug 1
執筆膠與書寫問題